上海作家管新生的中篇小说集《孤岛钞本》以1937-1941年的上海为背景,通过《天庭行动》《一号杀手》《米十三》《拳击手马少白》《古佛盗》《大侦探》六部中篇,串联起地下抗日斗争的壮阔画卷。9月12日,作为学习读书会新一期活动,“漫谈《孤岛钞本》暨新书首发式”在上图东馆举办。
“漫谈《孤岛钞本》暨新书首发式”在上图东馆举办
《孤岛钞本》中的人物涵盖普通市民、知识分子、拳击手等多元阶层,管新生以多线并行的叙事,将独立成篇又紧密交织的故事熔于一炉,织就一幅上海孤岛时期波澜壮阔的地下抗争画卷,生动展现烽火岁月中不同群体的生存姿态与抗争精神。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钱敏表示,当年的上海是一座被日军包围却始终未沉沦的孤岛,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救亡的热土,管新生以细腻文笔重现了普通人的抗战与城市的精神底色。
《孤岛钞本》为2025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。对书名中的“钞本”,管新生现场解释:“中国古代小说多为手抄本,象征稀缺性与珍贵性。选用此名,既为引发读者好奇,也暗喻战时文化资源的稀缺与传承之不易。”他坦言,小说创作需兼顾情节性与悬念感,“如《拳击手马少白》曾连载于解放日报,每日结尾必设悬念,才能吸引读者次日追更”。
学者杨扬从文学史角度补充道:“孤岛时期文学创作尤其繁荣于戏剧、杂文与报告文学领域,如于伶的《夜上海》和唐弢的‘鲁迅风’杂文,均成为那一时代的文化标志。张恨水的通俗小说至今畅销不衰,这充分说明文学价值从不由体裁界定,而在于作品的生命力与精神厚度。”
管新生总结:“我写这些故事是对民族记忆的礼赞,是对乱世中文化火种何以不灭、精神抵抗何以可能的追问。”
为读者签名
10倍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